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图标 服务项目 图标 新闻中心 图标 捐款方式 图标 爱心榜 图标 公益动态 图标 PPT在线 图标 信息披露 图标 市县传真 图标 法律法规 图标 文件库 图标 微公益
 
捐款方式
银行转账
邮局汇款
网上捐款
短信捐款
现场捐赠
公益苑地 首页 >  公益苑地
探索NGO人才培养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4-8-18 浏览量:

     近日,第二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慈善联合会执行秘书长、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主任彭建梅主持开班仪式,50名来自基金会、慈善会系统和草根NGO的领导和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
    “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是在民政部指导下,由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安利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项目。项目为期三年,安利公益基金会出资1000万元,通过实战培训、专家指导、机构资助、海外考察交流、专业论坛与行业课题研究等形式,对接公益慈善人才需求,支持公益慈善领袖个人成长,探索公益慈善人才培养新模式。
     本次培训为期五天,以提升慈善组织获取外部资源能力为重点,教导学员如何提升领导力,如何获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如何向爱心企业、基金会筹款,并拓展新媒体和志愿者资源等。培训师资力量可观,来自北京市社会团体办公室、南都公益基金会、英国救助儿童会、John Maxwell领导力培训集团大中华区、万达集团等跨界专家,将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及实战模拟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与学员们分享他们在公益资源开发方面的宝贵经验。
     安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翔介绍了本次培训的特色:首先学员的构成更加“跨界”,囊括了NGO领袖、行业研究与咨询机构的专家和青年社会企业创业家,也反映了目前中国公益领域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次,将传播列为公益组织的“必修课”,也顺应了当下社会化媒体发展的潮流和非营利组织本身传播的需求;第三,为了帮助学员持续成长,还为每个学员配备了公益、商业和传播三位导师,能够持续地给予学员及其所在机构多方位的支持。
     “当前,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较快,而整个行业缺乏专业性人才。”彭建梅在谈起开展“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因时说,资助方和主办单位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为基层服务组织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培训与资源支持,让这些组织把慈善事业做得更加专业化。
    “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计划,一是能为这些基层组织提供专业性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二是搭建一个长期的支持平台,报名进来以后的学员,会获得长效的信息服务与丰富的资源。”彭建梅希望学员们通过这个平台都能学有所获。(徐辉)
来源:《公益时报》

上篇:云南设立社会组织地震救援服务平台 | 下篇:教育部:社会商业机构资助困难大学生应尊重隐私
图标
Copyright ©  www.gsxwg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电话:0931-8121796 8121799 传真:0931-8121799 E-mail:gsxwb123@126.com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陇ICP备11000153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448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4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