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图标 服务项目 图标 新闻中心 图标 捐款方式 图标 爱心榜 图标 公益动态 图标 PPT在线 图标 信息披露 图标 市县传真 图标 法律法规 图标 文件库 图标 微公益
 
捐款方式
银行转账
邮局汇款
网上捐款
短信捐款
现场捐赠
公益苑地 首页 >  公益苑地
云南设立社会组织地震救援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4-8-18 浏览量:

     8月6日,云南省民政厅在救灾应急指挥部下设“社会组织参与救灾协调服务组”,同时建立“云南鲁甸地震社会组织救援服务平台”。
     该平台是由云南省民政厅牵头,云南省民政厅民管局主管,由云南三方社会组织评估服务中心指定专人负责统计社会组织救灾物资、资金及志愿者数据,并上报云南省减灾中心及民间组织管理局,并由云南省民政厅统一调配。
     “平台的设立可更好地引导社会组织依法、有序、高效参与抗震救灾和协调外界捐赠物资与灾区的对接、现场发放,提高救灾效率,推动救灾工作社会化。”云南省民政厅民管局三处处长、社会组织参与救灾协调服务组组长姜莉强调。
     地震救援急需协调服务平台
     截至8月8日15时,云南鲁甸地震共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
     据基金会中心网统计,地震发生后24小时内,已有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在内的17家基金会启动应急预案,投入到地震救灾工作中。
     对此,姜莉表示:“由于在之前几次地震救灾中,民间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救援行为做了很好的补充,但因为没有专门的组织或平台予以统一管理,因而普遍出现了救援真空和救援重叠的现象,造成了资源浪费。所以在国家力量和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的救援活动中,急需建立一个协调服务平台,对社会组织进行统一的备案和协调。”
     据姜莉介绍,该平台是由民政部救灾司会同云南省民政厅相关部门共同发起。
     接受社会组织登记备案
     协调资源
     目前云南鲁甸地震社会组织救援服务平台设有协调部、信息宣传部、综合服务部等三个部门,工作人员21人,分别肩负着协调管理、数据统计发布、系统服务等六项职能。
     这六项职能具体包括:接受进入灾区社会组织的登记、备案工作,确保依法有序进入;统一协调省内外社会组织进入灾区开展工作,加强社会组织间的协同意识、信息分享意识;协调外界捐赠物资与灾区的对接、现场发放,提高救灾效率;现场需求信息调查评估,确保发布准确有效的需求信息,使救援物资发挥最大效用,不产生浪费;统筹协调志愿者,确保有序进入,避免拥堵;提升相关社会组织参与救灾、重建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定期召集相关社会组织开展活动、邀请专家研讨,实现信息共享。
     准备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提供志愿服务的社会组织请以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先向云南三方社会组织评估服务中心报告捐助情况,报告内容包括捐赠物资的名称及数量、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及人数、资金的金额等。
     云南三方社会组织评估服务中心指定专人负责统计社会组织救灾物资、资金及志愿者数据,并上报云南省减灾中心及民间组织管理局,并由云南省民政厅统一调配。
     姜莉表示,截至8月8日,已有10多家来自省内外的社会组织在平台备案。现阶段来自四川、甘肃等省相关社会组织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正对平台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
     社会组织地震救援协调
     重要一步
     从地震发生到云南鲁甸地震社会组织救援服务平台设立,仅用了3天时间,这一速度远超芦山地震。
     芦山地震设立协调机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是在地震发生后的第8天。由抗震救灾指挥部社会管理服务组决定设立。该平台主要通过了解社会组织或志愿者的救援诉求,并对其制发了志愿服务证、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登记派遣表格,保证社会组织救援工作可以合理有序地进行,但没有涵盖救援物资的科学调配等方面。
     姜莉强调:“可以肯定的是,该平台的设立,是社会组织地震灾难救援工作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平台的运行可以有效地调配现有资源,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平台的初期发展甚至逐级推广仍需要政策的引导和社会组织的理解支持,尤其是社会组织救援思路从热血到理性,从短期救援到长期帮扶的转变。”
 来源:《公益时报》见习记者 张博

上篇:国务院办公厅、民政部出台相关文件规范地震救援工作 | 下篇:探索NGO人才培养新模式
图标
Copyright ©  www.gsxwg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电话:0931-8121796 8121799 传真:0931-8121799 E-mail:gsxwb123@126.com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陇ICP备11000153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448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4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