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图标 服务项目 图标 新闻中心 图标 捐款方式 图标 爱心榜 图标 公益动态 图标 PPT在线 图标 信息披露 图标 市县传真 图标 法律法规 图标 文件库 图标 微公益
 
捐款方式
银行转账
邮局汇款
网上捐款
短信捐款
现场捐赠
公益苑地 首页 >  公益苑地
希望学校的变化和价值
发布时间:2014-12-1 浏览量:

     11月13日,有文章提到大同希望学校创办21周年之际,出现“零招生”的窘况。若不扶持,将难以为继,忧虑“希望学校办不下去,是个问题”。其实类似情况时有发生,前些年河北某市“希望儿童村”也没能坚持下去。这种依赖社会或企业捐赠办的孤儿学校,随着社会捐赠或企业效益的不稳定,势必风雨飘摇,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风险是必然的。靠捐资“办学”在国内暂时还算特殊情况。除了此类,以捐助建校为主的希望学校、博爱学校等也存在改变用途、使用效率低、造成资源浪费等等问题。这既有体制问题、社会问题,也有文化问题和认识问题。
     希望学校之所以存在,是各级政府当时财力不足,需要社会的捐助。各类公益组织和社会各界也在捐资助学良好愿望下,予以捐助。但社会只能做到助学,而不是代替政府办学。直至现在,有些地区还希望获得捐助建校,有需求就有存在。随着政府投入的加大,教育条件的改善,教育布局的调整,人口流动的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有的希望学校闲置了或改作他用了,还有房子多学生少的现象。每曝出这种情况,都会引起轩然大波。还有就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教师条件差距大、应试教育指挥棒作用等原因,又都会使学生和教师向条件好、规模大、质量高的学校转移,这就是教育体制机制原因了。解决此事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也不会一朝一夕。
     捐赠人都希望所建学校长期存在、作用明显,实际上绝大多数希望学校也确实是这样。但事实上,捐资建校的核心价值是对教育的关爱、对贫困的帮助、对政府的促进、对社会的引导、对慈善的宣扬,建校之时已经把这些含义完满地表达了。只要不是人为浪费资源,不是改作私用,仍然是公共财产,仍然为集体利益、公共利益服务,仍然是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发展教育的作用,捐赠者的爱心就已经实现了。这倒不是鼓励希望学校都去改变用途,只是在客观发展需要的情况下,有个别的调整属在正常范围,需要捐赠人和社会理解。
     资深公益从业者
     来源:《公益时报》崔子研/文

上篇:加多宝创领中国公益事业新方向 | 下篇:基金会转型各寻门道
图标
Copyright ©  www.gsxwg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电话:0931-8121796 8121799 传真:0931-8121799 E-mail:gsxwb123@126.com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陇ICP备11000153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448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448号